吉财大发〔2018〕247号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在吉林视察期间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十一次党代会、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教学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吉林省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宣讲辅导视频会及新时代吉林省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经学校党委同意,决定在全校开展新时代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及在吉林视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学习贯彻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新时代吉林省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服务振兴发展为宗旨,通过组织全校教职工深入开展新时代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书写教育“奋进之笔”,牢固树立本科教育核心地位,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设高教强省、创新强省、人才强省,加快吉林全面振兴发展提供更加充足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边学习、边讨论原则。要将学习、讨论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以学习带动促进讨论,以学习、讨论谋划和实施改革创新举措,不断强化勇于改革、不断创新的意识和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以改革创新激发内涵建设的内生动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2.坚持激发内生活力的原则。要尊重教职工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和激发各部门和广大教师以质量为导向,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各项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活动有序开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到活动中来,并及时将成功经验上升为制度、规划和政策措施。
3.坚持改造学习的原则。既要开展重大理论、政策、法律学习,又要开展教育教学业务和创新方法学习。要改造脱离实际的学习,改造脱离灵魂的学习,防止学习的“简单化”“庸俗化”“一般化”,通过学习开阔眼界,开阔视野,开阔胸襟,找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发力点,切实增强科学育人的本领。
4.坚持调查研究问题导向的原则。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深入吉林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线,深入基层,深入师生,切忌“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要把调研重点放在事关人才培养和办学治校的大事要事上,放在情况复杂、矛盾突出问题的解决上,放在教育教学内涵建设水平提升上,放在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上,放在服务吉林省产业发展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上,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真实情况,研究改革创新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路和举措。
5.坚持质量提升、服务需求、成效导向的原则。要主动对接吉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改革创新促质量提升为手段和路径,以学习、调研、讨论和建章立制为载体和保障,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开展这次活动的目的和目标,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社会适应度、条件保障度、质保有效度和结果满意度。
三、主题与目标
1.主题
一是聚焦教育工作的“两个根本”,深刻领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二是聚焦以本为本,深刻领会高教大计、本科为本,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充分认识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在教育教学中的基础地位、在新时代教育发展中的前沿地位。三是聚焦四个回归,深刻领会四个回归的丰富内涵,以四个回归为基本遵循,切实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
2.目标
一是学懂弄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论断,确定了许多新任务、新举措,对其学懂弄通做实,既是我们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的思想基础、理论根基,更是我们边讨论边整改的方向指南和行动依据。
二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就是要引导全校上下放眼世界,拓宽视野、放大格局,加快知识更新、观念转换,增强工作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
三是统一思想,推动发展。全校上下要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培养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围绕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开展专题学习、集中研讨,使各方面思想、认识和行动高度统一到落实立德树人任务要求上来,推动学校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四、讨论内容(供参考)
1.以本为本的科学内涵是什么?结合学院和专业实际,研讨为更好地落实以本为本,应建立和完善怎样的质量保障长效机制?
2.如何理解四个回归的内在逻辑关系?为有效落实四个回归,学校、学院、教师和学生应该重点做好什么?
3.在人才培养定位、过程、方式与评估等方面,目前我们的人才培养体系与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差距在哪里?
4.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如何建好思政课程?如何实施好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
5.如何将教师的精力集中在本科教学,做到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提升教学能力。
6.如何适应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需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升级优化原有专业,建好新专业,发展新兴专业,加强新(财经)文科教育创新发展。
7.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有哪些?本专业的特设优势是什么?如何依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及有关行业标准,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8.在优化课程体系等方面,还需要做出哪些减法?如何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如何合理给学生增负担,改变学生课业负担轻,学习时间、精力投入不足等问题。
9.如何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素质教育在课堂、坚持教为学服务”的原则下,推动课堂革命,开展探究式、个性化、参与式教学,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增加师生的互动。
10.如何依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定本专业课程体系,修订新本轮人才培养方案?本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难点在哪里,如何突破这些难点?对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还有哪些意见或建议?
11.如何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如何加强和改进实验课,在培养方案中科学构建符合本学院和专业实际、切实可行的实验教学体系?
12.如何解决创新创业教师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够,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知识和能力欠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健全等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突出问题?
13.相关职能部门、教辅单位如何贯彻学校“大思政”工作要求,为学校立德树人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
14.如何在数字化背景下加强人才培养?如何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15.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学质量监控作用?如何更好地开展学生、同行、督导三位一体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如何加强教师评学?
16.如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不断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
五、时间安排
1.2018年12月下旬:活动方案拟定、论证阶段。
2.2019年1月至2019年3月:各单位组织学习阶段。
3.2019年4月至5月:大讨论全面实施阶段(学校领导到各学院和相关部门参加讨论、座谈、调研)。
4.2019年6月上旬:总结阶段。
5.2019年4月——2019年12月:讨论成果逐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落实阶段。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
开展大讨论活动,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培养工作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实际行动,是贯彻落实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抓手,是促进我校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全体教职员工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统一认识,扎实开展,落到实处,干出成效,进一步提升我校人才培养质量。
(二)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新时代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大讨论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由主管教学、学科、科研副校长、主管宣传、学生工作副书记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事机构在教务处和宣传部,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工作,抓好活动实施,推进活动落细落实。
(三)加大推进力度及宣传工作
坚持从严从实,加强监督指导,确保活动扎实开展。利用各类媒体,加强宣传引导。各单位、各部门要制定详细的大讨论工作安排,形成大讨论活动工作纪要、开辟官网专栏、组织干部教师撰写讨论心得、形成一批大讨论成果,撰写大讨论活动总结报告,及时宣传进展情况、刊发活动成效,营造浓厚氛围。
附件:新时代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