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规章制度

教学基本建设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规章制度 >> 教学基本建设 >> 正文

吉林财经大学教材建设规划

发布日期:2024-06-17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教材建设的要求,充分发挥教材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

(一)主要成就。学校始终高度重视教材工作,始终坚持凡编必审、凡选必审的原则,把好教材选用政治关、学术关、质量关,取得了良好成绩。一是坚持正确方向,着力健全管理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将教材工作纳入党委常委会会议和校长办公会会议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学校教材工作领导小组,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负责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教材的各项方针、政策,统筹学校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学院(部)教学委员会负责本单位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加强制度建设,出台系列教材建设与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审核程序、支持保障等,健全“编审用管严”机制,将教材建设作为学校专业建设、教学质量评价、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绩效考核评估体系。二是坚持规范优选,着力强化阵地意识。严把教材选用关,定期组织本科教学教材选用审核,把好教材选用政治关、学术关、质量关。严格落实马工程重点教材统一使用要求,马工程重点教材课程覆盖率、教材使用率均达100%。三是学校始终高度重视教材建设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程教材,推动“思政元素”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四是教材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20227月教育部督导组到学校检查教材工作,对学校教材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20233月至8月学校教务处教材科协助省教育厅开展全省高校教材管理与建设情况调研工作,撰写的研究报告,被省教育厅教材工作处采纳。20235月在全省普通本科高校教材建设管理专项督导工作中我校教材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二)存在问题。学校现阶段教材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材建设队伍亟待加强。二是部分教学单位对教材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在教材建设中的积极性尚需充分调动。三是自编教材出版数量亟需提升,部分自编教材自主原创性、创新性不足。

二、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教材铸魂育人的功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高等教育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巩固优势学科专业,强化特色学科专业,支持新兴学科专业。加强整体谋划,注重资源整合,提高教材质量,打造精品教材,提升学校教材建设水平,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正确方向。教材必须体现党和国家意志,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

(二)落实立德树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站稳中国立场,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成为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遵循教育规律。坚持结构完整、逻辑严密、体系完备,能反映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发展规律及学科专业特有的思维方式。体现创新性和学科特色,富有启发性,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及创新潜能,满足教学需要。

(四)注重传承创新。把握教材建设规律,适应时代要求,传承学科专业教材建设优良传统,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教材知识体系有机融合,加快教材改革创新,丰富教材呈现形式。

四、预期目标

力争实现教材立项建设学院全覆盖。每年立项建设教材5部,3年完成不少于15部教材立项建设任务。力争全国优秀教材奖获得突破,1部教材获得国家级规划教材立项建设,5部以上教材获省级规划或重点教材立项建设。经努力,教材建设全面加强,教材管理体制健全、体系完备、质量显著提升,更加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更具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育人功能显著增强,开创学校教材建设新局面。

五、建设任务

(一)着力推进“三进”工作。及时推进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进教材,推动各学科专业课程教材结合学科特点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进课程教材全覆盖。

(二)完善教材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教材管理体制。教材工作领导小组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统管教材工作,教务处具体负责推动落实教材工作领导小组的各项工作,各教学单位是教材工作的责任主体。

(三)强化编写精品教材。优先建设支撑优势学科、一流专业课程发展的精品教材。围绕优势学科、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根据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调研已出版教材现状,建设体现专业课程优势特点的系列专业教材和代表性课程教材,有针对性地提升教材在专业内的影响力和选用覆盖面。

(四)支持编写特色教材。紧盯科学发展前沿,支持编写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兴专业、新兴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四新”专业教材;支持编写符合学校实验实践教学要求的实验实训教材;支持开发立体化设计、多媒体融合教材。

(五)鼓励建设新形态教材。紧跟信息技术发展,支持建设纸质加数字化资源教材,以及融合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配套移动软件等表现丰富的新形态教材,增强教材表现力和吸引力,有效服务于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使教师实施启发式、研究性教学。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协调机制,明确各项建设任务责任主体,及时研究解决实施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确保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举措落到实处。

(二)加强队伍建设。坚持培养和培训并举,加快打造立场坚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学风优良的高素质专业化教材编审队伍。在学校教学委员会委员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从校外遴选一批课程教材建设工作的专家,建档入库并实行动态管理。完善培训机制,加强对教材编审人员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能力等方面的培训。

(三)加强全员培训。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广泛开展教材使用培训活动,确保新编教材授课教师使用前培训的全员覆盖。设立教材使用培训专题,加强国家统编、规划教材使用培训与推广,组织开展教材使用交流、重点难点问题研讨研修,不断提高教师用好教材的能力。

(四)加强引领示范。加大对规划实施的宣传力度,及时总结推广各单位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充分发挥典型示范辐射作用,带动规划实施整体水平的提升,为教材建设营造良好氛围。